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安全警示 > 正文

吃辣,就是这么痛并快乐着!

2025年08月06日 14:56:17    甘肃省委网信办

“吃辣”真的太爽了!对于喜欢吃辣的人来说,水煮鱼、麻辣香锅、麻辣烫、麻辣火锅、变态辣烤鸡翅……简直就是“痛,并快乐着”。

所谓的“辣味”其实并不是一种味觉,而是一种刺激性的痛觉,这种痛觉会充斥口腔和鼻腔。痛觉感受器被激活时,会刺激大脑主动释放内啡肽,内啡肽又可促进多巴胺分泌,所以吃辣会让人产生快感。

“爱吃辣对健康好与坏”经常会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那么,吃辣对我们的身体究竟会有什么影响?

01


吃辣的好处


辛辣的食物不仅能让菜肴味道加倍,常吃辣对健康也有益处。

■ 补充维生素C

辣椒可是蔬菜中的“维生素C之王”,不同品种辣椒的维生素C含量依次为:甜椒(130mg/100g)>彩椒(104mg/100g)>小红尖辣椒(86mg/100g)>青尖椒(59mg/100g)。

前两者口感偏甜,后两者口感偏辣。如果喜欢吃辣,可以选青尖椒,吃100克就能满足成年人每日维生素C需求量的59%

■ 促进食欲

辛辣食物能让人开胃,在辣味的刺激下产生的愉悦感,会进一步促进食欲。

■ 降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

研究显示,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潜在的心脏保护和抗肿瘤作用与每周吃辣不到一次的人相比,每周食用6~7天辣椒的人死亡率相对降低了14%。食用辛辣食物可降低心脏相关疾病的死亡风险,但辣椒素含量较低的甜椒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无关。

■ 降低患癌风险

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抗癌特性,可以抑制癌症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研究表明:在中国成年人中,经常吃辣可以降低患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等胃肠道癌症的风险,特别是不吸烟不饮酒的人群。

■ 可能有助于减肥

吃辣会让人感觉身体发热,甚至冒汗。长期辣椒素干预可作用于脂肪组织的辣椒素受体,抑制脂肪合成和预防肥胖。并且,辣椒摄入量与肥胖症患病率和血清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但是,很多人吃的辣比较油腻,反而可能会发胖。

■ 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

有动物实验表明,对于高脂饲料诱导后出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小鼠,辣椒素具有保护肝功能的作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具有缓解作用。

02


切勿过度吃辣


虽然各项研究表明,吃辣对健康存在很多益处,但并不意味着吃辣越多越好,过度吃辣反而会危害健康。

■ 腹泻

吃辣摄入的辣椒素会刺激胃肠蠕动,诱导肠道收缩迁移,增加排便次数,导致腹泻。

■ 加重肛肠疾病

辛辣食物吃太多,对肛肠健康并不友好。有调查显示,随着吃辣频率的增加,肛内肿物脱出、肛门周围疼痛、肛门坠胀感、便血的发生率呈现增加趋势。

这是因为辛辣食物在消化道难以消化吸收,对直肠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易使静脉丛充血和肛窦发生炎性反应,以致静脉壁抵抗力下降,结肠功能紊乱,从而诱发肛肠不适。所以,如果有痔疮、肛裂、肛周脓肿等肛肠疾病的问题,最好不吃辣。

■ 加重痘痘

过度吃辣可能会加重面部炎症反应,导致原本并不明显的痘痘变得更红、更明显。

■ 口腔溃疡

吃辣摄入的辣椒素会对口腔粘膜产生直接刺激,容易导致口腔溃疡、牙龈肿痛。

■ 胃疼

一次性吃太多辣,胃黏膜会受到刺激,使其高度充血,容易引起胃痛、腹胀等不适反应。

03


如何“解辣”?


吃辣会让很多人“上瘾”,在辛辣的刺激下,难免会舌头刺痛、口唇发热、额头冒汗,这种情况下,如何“解辣”?

■ 喝牛奶:辣椒素是一种亲脂性物质,牛奶中的脂肪可以与辣椒素结合,起到缓解作用。另外,牛奶中大量的酪蛋白对解辣也有帮助。

■ 吃点醋:辣椒素为碱性物质,醋中的醋酸能与其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减少辣椒素的含量,从而降低辣感,起到缓解作用。

■ 吃点糖:吃糖产生的味觉掩蔽也能起到缓解辣味的效果。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科普中国